9月6日,微电子学院“探寻苏氏子孙马灯的传承 — 从非遗保护到乡村赋能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合肥市古埂社区居民活动中心,联合社区开展“点亮非遗之光,探寻苏氏子孙马灯” 主题实践活动,通过文化讲解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向社区居民及青少年普及芜湖“八都苏子孙马灯”非遗文化,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。
活动伊始,实践团队同学以“身边的灯具”为切入点,拉近与现场群众的距离,随后系统梳理 “八都苏子孙马灯” 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。团队成员借助丰富的历史图片、详实的文字资料及生动的现场讲解,向小朋友及社区居民介绍这项非遗技艺。
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群众对这项“藏在身边的非遗”有了全新认识,不少社区老人结合自身经历补充民俗故事,小朋友则围绕 “马灯表演的道具制作”、“传承人的故事” 等问题积极提问,现场互动氛围浓厚。
为让非遗文化“可触可感”,活动第二阶段聚焦互动体验环节。实践团队成员化身“非遗小老师”,手把手指导小朋友制作传统马灯文化衍生的六角灯作品。从纸张裁剪、折叠塑形,到拼接固定、装饰点缀,团队成员耐心示范每一个步骤,及时解答孩子们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。孩子们发挥想象力,在灯体上绘制传统纹样、书写吉祥字样,原本普通的纸张逐渐变成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六角灯。通过动手实践,小朋友们不仅体验了手工制作的乐趣,更直观感受了非遗技艺中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此次社区实践活动一方面,活动有效向社区群众普及了 “八都苏子孙马灯”的文化知识与表现形式,进一步扩大了这项非遗项目的社会关注度,另一方面,实践团队成员在备课、授课的全过程中深化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,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,以青春力量助力非遗活态传承,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高校智慧。
(叶青青、刘轲/文 刘轲/图 张发宇/审核)

